公司地址:博山房产抵押贷款线下签约点
联系电话:15922842027
联系手机:15922842027
公司邮箱:799772029@qq.com
房产抵押贷款
公司地址:博山房产抵押贷款线下签约点
联系电话:15922842027
公司邮箱:799772029@qq.com
作者: 发布时间:2025-07-31 08:35:56点击:131
在博山办理房屋抵押贷款时,借款人需警惕以下七类常见骗局,这些骗局往往利用信息差和人性弱点设计,轻则损失资金,重则“钱房两空”:
一、虚假承诺“低息高额度”,实则暗藏高额费用
典型套路:
中介以“年化利率3.2%”“额度可达房产价值80%”为噱头吸引客户,但实际放款时以“评估费”“担保费”“账户管理费”等名义收取高额费用。例如:
在博山办理房屋抵押贷款时,借款人需警惕以下七类常见骗局,这些骗局往往利用信息差和人性弱点设计,轻则损失资金,重则“钱房两空”:
一、虚假承诺“低息高额度”,实则暗藏高额费用
典型套路:
中介以“年化利率3.2%”“额度可达房产价值80%”为噱头吸引客户,但实际放款时以“评估费”“担保费”“账户管理费”等名义收取高额费用。例如:
宣称“零服务费”,但放款时强行收取贷款额3%的杂费;
承诺“先息后本”,但合同中隐藏“到期需一次性还本”条款,导致借款人后期资金链断裂。
防范建议:
拒绝口头承诺,要求中介提供银行官方产品说明书,并核对利率、还款方式等条款;
签约前明确总费用,若杂费超过贷款额1.5%,需谨慎对待。
二、评估价虚高,诱导多贷款后截留资金
典型套路:
中介与评估公司勾结,将房产评估价做高(如市场价150万的房子评估为200万),诱导借款人申请更高额度贷款。银行放款后,中介以“资金监管”“避免抽贷”为由,要求将款项打入其控制的账户,并截留多贷部分资金。
案例:
博山李女士的房产实际价值150万,被中介评估为200万,多贷的50万被中介私吞。后因房价下跌断供,银行拍卖房产后,李女士仍欠30万债务。
防范建议:
查询小区同户型备案价,要求使用银行合作评估机构;
坚持放款至本人或指定第三方账户,拒绝中介提供的“监管账户”。
三、以“包装征信”为名,实施诈骗或骗贷
典型套路:
中介声称能“清除不良信用记录”,收取高额费用后伪造材料或直接跑路。更有甚者,利用借款人身份信息骗取贷款后卷款消失。
案例:
博山张先生因征信逾期被拒贷,中介承诺“包装征信”并收取2万元费用,结果伪造材料被银行识破,张先生因骗贷被列入黑名单。
防范建议:
征信修复属违法行为,切勿相信“花钱消记录”的承诺;
定期查询个人征信报告,发现异常及时报警。
四、“AB贷”陷阱:利用亲友征信骗贷
典型套路:
借款人A资质不足无法贷款,中介诱导其找亲友B作为“担保人”或“共借人”。实际放款时,中介偷偷将B设为借款人,A拿钱后失联,B被迫承担全部债务。
案例:
博山王先生因资质差无法贷款,中介让他找朋友李女士“辅助申请”。李女士仅签字确认,未料自己成为实际借款人,后因王先生失联被迫还款50万。
防范建议:
亲友参与贷款时,务必明确角色(担保人/共借人/见证人),并核对合同条款;
拒绝“只需签字无需还款”的承诺,所有贷款行为需本人充分知情。
五、虚假“高价收房”,骗取房产证后抵押套现
典型套路:
中介以“高于市场价20%收房”为诱饵,吸引房主签订协议后扣押房产证,伪造委托书将房产抵押给高利贷公司,卷款跑路。
案例:
博山李某将房产证交给“收购方”办理过户,对方伪造委托书将房产抵押给高利贷公司,导致李某“钱房两空”。
防范建议:
对比周边真实成交价,明显高于市场价的报价需谨慎;
房产证原件务必自行保管,仅提供复印件;
通过银行或第三方资金监管账户交易,确保“过户”与“收款”同步完成。
六、“十年授信”障眼法,中期抽贷致资金链断裂
典型套路:
中介宣传“贷款期限十年,无需归本”,但合同中隐藏“银行每三年审核一次资质”条款。若借款人资质变化(如征信逾期、经营恶化),银行可能提前抽贷。
案例:
博山某企业主轻信“十年不归本”,第三年因银行抽贷无力还款,房产被拍卖。
防范建议:
优先选择3-5年固定期限产品,避免长期授信的不确定性;
提前规划还款资金,预留至少6个月月供作为缓冲。
七、强制搭售保险或理财产品,变相抬高成本
典型套路:
中介以“降低利率”“提高额度”为由,要求借款人购买指定保险或理财产品,否则拒绝放款。这些产品往往收益低、费用高,实际成本远超贷款利息。
案例:
博山刘先生贷款100万,中介要求购买5万元理财产品才能享受“优惠利率”,最终综合成本高达年化8%。
防范建议:
书面确认是否需购买附加产品,费用是否一次性收取;
拒绝“不买产品就拒贷”的要求,选择正规金融机构合作。
总结:防骗核心原则
选择正规机构:优先通过银行或持牌金融机构办理贷款,避免与个人或无资质中介合作。
核实合同条款:所有费用、利率、还款方式需白纸黑字写明,拒绝口头承诺。
保护个人信息:房产证、身份证、银行卡等原件务必自行保管,避免泄露。
警惕“天上掉馅饼”:明显低于市场价的利率、高于市场价的收房报价,背后往往隐藏风险。
贷款市场没有“完美方案”,只有“合适方案”。保持理性、审慎决策,才能避免陷入骗局。